1、賀龍紀念館
位于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洪家關白族鄉洪家關村賀龍故居旁。
賀龍紀念館,是1996年桑植縣委、桑植縣人民政府為紀念賀龍誕辰100周年,經中央宣傳部批準同意修建。館中立有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集團軍捐贈的賀龍銅像。
賀龍紀念館占地9335平方米,建筑面積2080平方米,內設七個展廳,陳列著反映賀龍同志一生光輝業績的照片387張和文物文獻190件。
2005年11月20日,賀龍紀念館被公布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賀龍故居
位于湖南省桑植縣洪家關,故居由賀龍的祖父賀良仕建于清末,民國5年(1916),賀龍搗毀芭毛溪鹽局,組織武裝后,故居于次年7月27日被反動派燒毀。民國8年(1919),賀龍的父親賀士道在原址重建。民國17年(1928)2月賀龍回洪家關領導桑植起義,次年率部轉移后,11月24日故居再度被反動派燒毀,僅余槽門殘墻,1978年按原貌復建。
故居坐北朝南,木結構,大小房屋6間,建筑面積120平方米。右側另有馬廄牛欄,故居前有木石結構的槽門,四周有圍墻?,F故居內有賀龍的臥室,左廂房賀龍父母的臥室和堂屋等均作復原陳列。1979年6月曾在左側新建陳列室一棟。
3、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長征出發地紀念館
位于桑植縣劉家坪白族鄉,于2016年動工,占地約2200平方米,配套完善游客服務中心、旅游廁所、停車場和環形消防通道、園林綠化等公共設施。修繕建成的長征紀念館建筑風格質樸、莊重、明朗、大方,設計具有實用性、紀念性、地域性、時代性、標志性。
4、瑞塔鋪紅六軍團舊址
位于桑植縣瑞塔鋪鎮瑞市居委會東黃家院子。
舊址始建于清代末年,是當地鄉紳黃繼康宅院,建筑占地500平方米,為穿斗式木結構,解放初期分給無產者,現有5戶人家居住。
1984年,桑植縣人民政府將紅六軍團軍團部舊址公布為桑植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廖漢生故居
廖漢生故居位于張家界市桑植縣橋自彎鄉張家橋村百墩組。
故居始建于清朝光緒年間,為一間低矮的木房。1911年11月14日,廖漢生誕生在這里,并在這里度過了童年和青少年時期。廖漢生,1911年出生,1929年參加桑植縣農民協會和縣蘇維埃的工作。1933年5月任鶴峰縣第4游擊大隊副大隊長。后任軍政治部秘書、師黨委書記、師政委、軍團組織部部長等職。1935年11月,隨紅二、六軍團從桑植出發長征??谷諔馉帟r期,任八路軍第120師358旅716團副團長、團政委。1939年挺進冀中,任獨立第2旅副政委、代旅長。1943年任358旅副政委,并先后調任中央黨校第二部、第四部組織教育科科長。1944年11月,任八路軍南下支隊第5干部大隊政委,帶領一批干部到湖北洪湖地區工作。1945年,隨南下支隊到達新四軍5師暨鄂豫邊區,任中共襄南軍分區政委兼地委書記。
解放戰爭期間,歷任晉北野戰軍副政委、晉綏軍區第1縱隊政委、陜甘寧野戰集團軍副政委、西北野戰軍第1縱隊政委、第1軍政委。率部參加保衛延安、轉戰陜北、解放大西北等一系列戰役。新中國建立后,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軍政委兼青海軍區政委、中共青海省委副書記、省政府副主席。
1952年5月任西北軍區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后入軍事學院學習。1957年任該院院長。1959年任國防部副部長。1960年任北京軍區政委。1973年任軍事科學院政委。1975年任南京軍區政委、第一政委。1977年8月當選為中共中央軍委委員。1980年任沈陽軍區第一政委。他是中共七大代表,中共第八屆中央候補委員,中共第十一、十二屆中央委員,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六、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1955年獲授中將軍銜和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88年被授于紅星功勛榮譽章。2006年10月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