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長征在小金
一、紅軍長征在小金概述
從1935年6月到1936年7月,紅軍在小金生活戰斗13個月。有1000多名藏羌兒女參加了紅軍,留下了和長征有關的代表性地點有“四座山、四座橋、四處遺址”。
二、紅軍長征在小金大事記
1、紅一、四方面軍會師達維
1935年6月11日,紅一軍二師四團先頭部隊進抵夾金山南麓大磽磧附近。紅四方面軍接到軍委電示后,立即組織策應部隊,接應中央紅軍,部署紅四方面軍和中央紅軍會師。紅四方面軍總部決定,由紅三十軍政委李先念率領五個團組成接應部隊,進入懋功(今小金)迎接中央紅軍。由紅九軍二十五師擔任先頭部隊,于6月4日從理番(今理縣)米亞羅經蘆桿橋,以每天100里的速度沿虹橋溝翻越虹橋山向懋功方向急進。紅九軍在虹橋溝閻王橋附近與川軍鄧錫候部二十八軍譚團展開激戰,擊潰了該線守軍。6月5日晨,紅九軍進占懋功北部重鎮兩河口。6月8日,紅九軍先頭部隊占領懋功縣城,消滅川軍鄧錫侯部劉耀奎兩個營及民團武裝約700余人。當日紅九軍二十五師占領夾金山下重鎮達維。紅九軍二十五師師長韓東山指令七十四團團長楊樹華帶領部隊向夾金山出發,在夾金山下做好接應一方面軍準備;派該團三營營長陳玉清率部分兵力向日隆以東地區灌縣方向警戒。
6月12日晨,一方面軍一軍團二師四團在磽磧進行翻越雪山的動員后向夾金山進發。下午,中央紅軍先頭部二師四團,克服重重困難,翻越了長征途中的第一座大雪山——夾金山。在木城溝兩岔河處與四方面軍派出的策應部隊紅九軍二十五師七十四團意外相遇。前衛部隊會師的消息傳遍了兩個方面軍。駐守達維的四方面軍立即做好了迎接中央紅軍的各項準備。14日,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張聞天等中央和中革軍委負責人率領中直縱隊、中央機關翻越夾金山進抵達維,受到紅四方面軍指戰員的列隊歡迎。當晚,兩個方面軍駐達維部隊在達維喇嘛寺前的一塊開闊地上舉行了隆重的勝利會師慶祝大會。慶祝大會由周恩來主持,毛澤東、朱德、韓東山等分別代表黨中央和兩個方面軍講話。15日,中共中央、中央軍委領導人經日爾、官寨、老營進抵懋功縣城,受到駐懋功縣城軍民的熱烈歡迎。
2、天主堂“同樂會”
1935年6月21日,紅軍總政治部在天主教堂內舉行團以上干部聯歡會(亦稱“同樂會”)。到會者超過1000余人,把天主教堂內外圍得水泄不通?!巴瑯窌鄙?,中共中央和總政治部代表博古、朱德總司令講了話,兩個方面軍干部總結了過去的戰績。到會人員在一起會餐?!巴瑯窌焙?,紅一、四方面軍的干部戰士和懋功城內的人民群眾,分別在營盤街較場壩,城內四方臺子及城隍廟舉行聯歡活動,演出了文藝節目。
3、兩河口會議
紅一、四方面軍會師后,部隊經過幾天的休整,中央紅軍于6月18日向懋功北面重鎮兩河口聚集。24日,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張聞天、王稼祥等率一方面軍主力到達兩河口。為統一戰略方針,確定紅軍的戰略行動,中共中央決定召開政治局會議。25日,四方面軍負責人張國燾帶隨行警衛人員30余人,由雜谷腦翻越虹橋山抵達兩河口出席會議。
6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兩河口召開政治局會議,會議全體通過了周恩來在報告中提出的戰略方針,決定由博古起草政治部訓令,洛甫起草中央政治局決定。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發出了《關于一、四方面軍會師后戰略方針的決定》。29日,中共中央召開政治局常委會議,會議研究了戰略形勢和組織問題,通過并增補張國燾為中革軍委副主席,徐向前、陳昌浩為中革軍委委員。會議著重研究了全國抗日問題。
兩河口會議后,中央紅軍在兩河口休整,6月底離開兩河口翻越夢筆山進入馬爾康地區。一方面軍后續部隊及四方面軍三十軍、九軍部分部隊仍在懋功境內,幫助懋功建立縣、區、鄉、村政權,組織游擊隊,開展土地革命運動,開辟根據地。
4、紅四方面軍南下和《綏、崇、丹、懋戰役》
紅軍主力離開懋功后,川軍楊森部于7月16日從寶興分兩個縱隊向中央紅軍發起追擊。7月26日,左、右縱隊分別進駐懋功縣城。留守懋功的紅軍后續部隊和縣游擊大隊撤出縣城,沿大壩口、崇德向兩河口方向撤退。9月中旬,楊森部團務精練司令陳亮團推進至兩河口,紅軍和游擊隊撤離懋功。
10月7日,張國燾在卓木碉(今馬爾康腳木足)以“中革軍委主席”名義發布了《綏、崇、丹、懋戰役計劃》。10月8日,戰役開始,紅九軍二十五師、紅三十一軍九十三師和紅五軍八個團組成的右縱隊,沿大金川西岸前進,攻占綏靖、丹巴;紅四軍、紅三十軍、紅三十二軍、紅九軍二十七師一部為左縱隊,沿大金川東岸,奪取崇化、懋功,紅九軍二十七師七十九團和三十三軍駐守馬塘、夢筆山、鷓鴣山掩護后方。15日夜,紅九軍二十七師八十一團向兩河口發起進攻,消滅了楊森的團務精練部隊。左縱隊一部由得勝梯、萬里城抵達撫邊,消滅了懋功至兩河口的守軍。紅八十團、紅八十一團從撫邊翻越向花坡入別思溝向達維猛進,一舉奪得官寨、日爾、達維、日隆地區,截斷了楊森二十軍的退路。紅三十軍于15日占領崇化后,兵分兩路,揮師東進懋功,楊森4個旅在懋功遭紅軍包圍,大部被殲。歷時10余天的《綏、崇、丹、懋戰役》中,紅軍擊潰楊森部3個旅、1個團務精練司令部隊,劉文輝部兩個旅,鄧錫侯部1個團及部分地方武裝,殲滅3000余人,占領丹巴、懋功兩縣和撫邊、綏靖、崇化三屯。紅軍占領懋功后,懋功各地的蘇維埃組織及游擊隊,在紅軍的幫助下,又積極地開展活動。
5、建立懋功根據地
紅軍從1935年6月5日占領兩河口至1936年7月全部撤離懋功境內止,懋功各族人民開展了建設與鞏固根據地的斗爭。紅軍占領懋功和撫邊后,立即從部隊政治機關抽派黨員干部,組建了中共懋功縣委和中共撫邊縣委(曾先后隸屬于川陜省委、川康省委、四川省委和大金省委)。紅軍委派黨員干部擔任懋功縣委和撫邊縣委領導負責發動群眾,建立政權,開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運動及“打反動派”消滅民團武裝,開展游擊戰爭,配合紅軍作戰,籌集糧食,供應軍需,動員群眾參加紅軍,支援紅軍等活動。紅軍在此期間發動群眾,宣傳黨的政策在群眾中發動積極分子,建立各級蘇維埃政府。(文明阿壩 2019-09-10:根據《紅軍長征過小金》縮寫、小金縣地方志辦公室供稿,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