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發(?―1935),曾任紅25軍223團團長。
作為一個少數民族聚居區,紅軍長征經過西吉時和當地的回族群眾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在距西吉縣城40公里的興隆鎮單家集,紅軍在1年多的時間內就曾3次駐扎在這里,毛主席在這里還與當地陜義堂清真寺的阿訇結為了朋友。
紅軍長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是六盤山。六盤山位于寧夏南部山區,海拔2800多米。
紅二十五軍來到華池時,南梁中心蘇區正處于反“圍剿”斗爭的艱難時刻,國民黨在這一帶搞無人區,強制群眾搬離山區,毀壞村莊,這里人煙極少。紅軍的南方口音當地老百姓很難聽懂。
紅二十五軍二二五團戰士劉會丹,在板橋戰斗中負傷后,跌入一深山洞中,洞底一直通往河邊,他爬出洞口來到河邊,口干舌燥,欲飲河水止渴,不料雙腿陷入河邊泥里動彈不得。
慶陽習稱“隴東”。她不僅是中華民族最早繁衍生息的地方之一,而且是原陜甘寧邊區革命根據地的一部分。轄內的革命根據地,包括現在的環縣、華池、慶陽、合水4個縣和正寧、鎮原、寧縣的一部分,占全區總面積的86%。
8月11日,紅軍進城后,首先打開監獄,釋放受害群眾百余人,并在縣城體育場召開群眾大會,當眾處決了惡霸梁顏、王爵一、馮長世,為民除害,百姓稱快。
在鄖西縣檔案館有一份鎮館之寶——當年紅軍留下來的傳單“什么是紅軍”。鄖西縣廟川虎頭巖的劉立英冒著生命危險,保存了整整46年后,小心翼翼地交給了黨,并仔細講述了保存傳單的艱難經過:
1935年5月初,紅一方面軍第九軍團在軍團長羅炳輝、政委何長工、政治部主任黃火青率領下,占領云南會澤。紅軍開倉濟貧,鎮壓土豪,沒收官僚財物將其散發給群眾。5月3日,紅九軍團在會澤縣城召開萬人大會,會上大力宣傳革命主張。紅軍靠真情與義舉贏得了當地老百姓的大力擁戴,引發一場參軍熱潮。僅兩天時間,紅九軍團在會澤縣城就“擴紅”1300余人,除補充原有建制外,還新組編了一個營。